
-
“圣雄”甘地写给希特勒的信有多短?
老师教学生写作文,常说的一句话就是“以我手写我口”。老师会问:你会不会说话?你怎么说就怎么写嘛!——这样的指导,确实能起到一定作用。可是细想想,把隔壁李大妈和王二婶的闲聊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,真的就是好文章吗? 口说和手写,毕竟是有差别的。这种差别,是“白话”与“文言”的差别。——对了,这儿所说的“
29
- 0
- 0
-
曾国藩传授的生活小妙招
书架上插着一套《曾国藩家书》,不记得啥时买的,似乎买回来就没动过。想起古人的一句话:“书非借不能读也。”信然!——不久前因查阅资料,顺带翻翻,居然挺有意思。 最初接触曾国藩的名字,是在初中历史课本中。老先生戴的帽子是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刽子手”!以后见到这个名字,总感到不舒服。 我本来是
15
- 0
- 0
-
狮子头是怎样“炼”成的?
有亲戚送来新鲜肉馅,欲烦老伴儿做十数个“大丸子”——南方或称“狮子头”者。老伴儿做丸子是婚后得余姑母真传。据姑母讲,此肴在天津又称“粘肉”,须将五花肉(亦可代之以前肩)一刀刀切成小丁,抟粘而成;现代人哪有那份耐心?索性让屠家绞成馅,绞时用颗粒最粗的制子。 肉是从批发市场买的
5
- 0
- 0
-
只要“掐好点儿”,个个是神童!
【按】“点儿”者,钟点也,时间也。“掐好点儿”,就是把握好孩子学习的时间段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有那么一段稍纵即逝的时段,其个个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,尤其是语言学习的能力。如果未能及时把握,日后再花十倍的精力时间,也难以弥补!——这一点,年轻父母及教育的设计者、管理者不可不知。 记得我小的时候
2
- 0
- 0
-
建一座文学宫怎么样?
十六七年前,我在现代文学馆参加古代小说名著讲座,一部书由多人讲,我讲了这样几个题目:《水浒传的成书过程》《从史实传说,到经典演义:罗贯中是如何创作三国演义的》《金瓶梅:一部晚明社会的食货志》和《范进:科举制的牺牲品还是幸运儿》。 这一学术活动最早是由现代文学馆与央视“百家讲
3
- 0
- 0
-
胡适是因为学不好古文才提倡白话的吗?
总有人问我:“我讲的是口语,写的是白话,为啥还要读文言文?那些陈谷子烂芝麻,早该扫进历史垃圾堆了!……”每到这时,我总要与对方唇焦舌敝地辩驳一番。不过现在方便多了,你到百度去搜,可以得到上百条回答:传承传统文化、提高道德修养、增强民族自豪、培养爱国主义……哪条都比我的辩解有说服力!
7
- 0
- 0
-
中秋问月:玉兔从哪儿来?
战国屈原有《楚辞·天问》一篇,诗人举头向天提出种种疑问,其中一问涉及月亮,说是:“夜光何德,死则又育?厥利维何,而顾菟在腹?”(月亮有何德能,竟会死而复生?对她有啥好处,肚里怀着个兔儿?) 在华夏文化中,把兔子和月亮联系到一块儿的,屈原似乎是第一人。也有人说,“顾菟”是两种动
20
- 0
- 0
-
50年代整本全是古文的课本,你见过吗?
有个朋友对我讲,新版“部编”中小学语文教材变化很大,增加了不少古诗文。整个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数量增至全部课文的30%;初中更增至50%。 我没见到新课本,但我对这一举措,举双手赞成!我教过十年中学语文,最喜欢教古文,因为“有的可讲”;最怕教现代文,因为无话可说。——现代作家写文章,是
14
- 0
- 0
-
试指汪曾祺《国子监》文的一处数字错误
按语:可能是出于个人偏好,古代的散文家里,我最喜欢北宋的欧阳修、明代的归有光和明清易代时的张岱;现代散文家,则最喜欢鲁迅和朱自清;当代的呢,独喜汪曾祺——为叙述简洁,都未加“先生”。 我的书架上,收有朱自清、汪曾祺的全集。不过汪老的“全集”似乎并不全,曾在别处看过他的一篇《詹大胖子》,我这套“全集
22
- 0
- 0
-
金圣叹改了《水浒传》哪三个数字?
人的大脑真是奇妙,往往某方面有一“特长”,另一方面必有一“特短”。譬如我们身边有人数学特别好,写起文章来却是“困难户”。也有下笔千言、文采斐然的,面对简单的数学题却一筹莫展! 钱锺书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,博览群书,过目成诵。但老人家当年报考清华大学时,语文、英语都接近满分,数学
21
- 0
- 0